查看原文
其他

会展大咖说 | 储祥银:会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储祥银 中国贸易报 2023-12-26



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强调要坚决打破思维定式、防止本位主义,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健全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去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六个方面明确加快建设全国大市场的重点任务,旨在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市场由大变强关键在政令统一、规制统一、运行顺畅、循环通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机制、体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目前的市场规模很大,但大而不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运转导致的投入产出产生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要素市场;人口众多,数以亿计的中等收入人群催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我国市场尽管规模很大,但在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市场规律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要素、资源还没有配置到最需要、最合理的地方和部门,投入产出的效益、效能还有待提升,要素资源供给和需求最有效结合还大有文章可做,发展模式雷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商品、服务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还需要在发展中达到新的均衡,交通、物流等供应链重要环节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贯通,等等;市场规则制度还不完全统一,政出多门,地方、部门规章、制度、政策指向、要求不尽完全协调,市场游戏规则不尽一致;全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有些要素、资源甚至还没有进入市场,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商品、服务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贯通,质量、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时有发生,需要下力气整治和规范;市场设施还不够完善、先进,联通水平不高,城乡、地区、部门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有些甚至差距较大,制约了全国市场运行的贯通、流畅。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予以解决和提升。只有市场运行规则制度、要素市场、资源市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市场监管实现了全国统一,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经济运行才能更为通畅,效益更好,发展质量更高。


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首先必须做好、做强国内市场,让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让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市场的调节下,达到一个最佳结合状态,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能。笔者理解,所谓大市场的强,就是在市场规模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社会要素、资源的高效能结合和供给需求的高质量均衡。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资源和生产要素能够逐步地匹配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地方和生产部门,形成全国最优化的产业布局和地区经济格局。实现大市场向强市场转变,主要是提高要素使用的效率,商品和服务市场供需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整个社会经济更流畅、更有效地运转。所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向强市场过渡的必经之路,也是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新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大大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内营商环境全面改善与提升,吸引更多国际中高端要素、资源汇聚中国,与中国优势要素组合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能,孕育新的发展动能和国际竞争优势,实现主场国际化和全球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规制性开放,统一市场游戏规则,对内打破市场分割,克服经济循环堵点,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在主场打造国际化、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增强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安全性与国际竞争力。

发展会展经济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明确提出展览业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导思想开宗明义指出,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是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会展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平台,统一大市场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坚强支撑。一个重要平台,一个坚强支撑,都是中国特色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会展是链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环节,促进国际、国内循环融会贯通的润滑剂,连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桥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的功能性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推手。


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换的场所,是具有买卖交易意向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是价值实现的地方;会展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媒介,通过汇聚人流、物流促成交易,实现价值。会展就是市场,会展与市场浑然一体,具有统一大市场的禀赋属性。首先,会展定时定点举办,是顺应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策划组织,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打造的市场。其次,会展连通国际、国内,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促成要素、商品、服务跨业主、跨区域、跨国界转移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能,扩大交易规模。再次,会展是交易成本更低而交易效率更高的市场。会展把散布在不同时间、不同区位的交易机会汇聚一起,让买卖双方充分沟通交流,多方比较体验,让价值规律现场直观体现,充分发挥作用,达成交易或交易意向,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最后,会展还是带有公共平台性质的市场,通过非排他、无差别服务、无歧视待遇提供,会展参与各方可以平等感受现场氛围,公平分享信息资源和交易机会,自主选择合作对象。


从市场运行机理分析,会展紧密联系着供给和需求,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构建起桥梁,通过会展活动的组织,将产品、服务、技术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生产者,为生产更多、更好切合市场需要的商品、服务和技术提供依据;通过会展活动策划与组织,打造一个商品、技术、服务交易市场,营造市场氛围,汇聚交易机会,扩大市场规模;会展促进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加快商品、服务市场运转,提新高要素、资源使用效能,推动社会要素、资源、商品、服务在更高水平和层次达到的更高效能均衡。所有这些都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要求不谋而合,与统一大市场的功能效用高度一致。


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是中国展会的典范,也是典型的集国家意志、经济、社会、市场发展需要、精心打造、长期培育的开放性市场和公共会展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向全世界开放中国市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推进世界共同发展,让国人更方便地享用国际先进商品和服务,实现市场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笔者参与了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第1届至15届活动策划与运作,见证了北京科博会创办、成长发展的历程;深刻体会到北京科博会较好地体现了会展统一大市场的功能属性。北京科博会探索、形成了集高新技术展览展示、论坛峰会、洽谈推介三位一体的办会模式。通过展览展示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物化展现论坛和洽谈的思想理念;通过论坛会议交流碰撞思想理念,提炼和升华展览和洽谈的内涵;通过洽谈推介推广最新技术成果、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合作,促成项目交易,延伸和扩展展会和论坛的功能与内涵。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洽谈推介三位一体,有机融合,联动互动,互为支撑,共同推进。北京科博会秉承“搭平台、聚商机、论发展、促合作”的办会理念,紧密围绕科技产业发展所涉及的各类要素策划活动,搭建平台,在推广传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观念、新思维,宣传推介我国的发展政策和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创造机会和条件,为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管理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众多要素的对接提供市场空间,推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发挥了商品、服务、要素统一大市场的功能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开通白名单。”)


【作者简介】
储祥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贸易报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往期精彩回顾
会展新说 | 场景化营销的重构与变革
关注 | 美国重要港口紧急关闭,什么情况?或影响亚洲贸易
经贸会客厅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负责人谢文泓:中国引领绿色经济国际合作迎来新机遇
农业贸易百问 | 美国如何促进农产品出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